解决方法
showmessage(‘thread_nonexistence’);
header('HTTP/1.1 404 Not Found'); header('status: 404 Not Found'); include("404/index.html"); exit();
解决方法
showmessage(‘thread_nonexistence’);
header('HTTP/1.1 404 Not Found'); header('status: 404 Not Found'); include("404/index.html"); exit();
右键单击菜单栏选择以管理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 再输入 netsh winsock reset 回车执行
然后在提示下重启电脑就好啦。
如图所示,登陆AMH面板→MYSQL→参数配置→是否开启MySQL二进制日志 (log_bin)→保存 OK。
服务器上诸如mysql-bin.000001这样子的日志文件可使用SFTP登陆删除。日志文件一般在/usr/local/mysql/data 文件夹下。
mysql-bin.000001文件是怎么产生的及处理方法
mysql-bin.000001、mysql-bin.000002等文件是数据库的操作日志,例如UPDATE一个表,或者DELETE一些数据,即使该语句没有匹配的数据,这个命令也会存储到日志文件中,还包括每个语句执行的时间,也会记录进去的。
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:
1:数据恢复
如果你的数据库出问题了,而你之前有过备份,那么可以看日志文件,找出是哪个命令导致你的数据库出问题了,想办法挽回损失。
2:主从服务器之间同步数据
主服务器上所有的操作都在记录日志中,从服务器可以根据该日志来进行,以确保两个同步。
处理方法分两种情况:
1:只有一个mysql服务器,那么可以简单的注释掉这个选项就行了。
vi /etc/my.cnf把里面的 log-bin 这一行注释掉,重启mysql服务即可。
2:如果你的环境是主从服务器,那么就需要做以下操作了。
A:在每个从属服务器上,使用SHOW SLAVE STATUS来检查它正在读取哪个日志。
B:使用SHOW MASTER LOGS获得主服务器上的一系列日志。
C:在所有的从属服务器中判定最早的日志,这个是目标日志,如果所有的从属服务器是更新的,就是清单上的最后一个日志。
D:清理所有的日志,但是不包括目标日志,因为从服务器还要跟它同步。
清理日志方法为:
PURGE MASTER LOGS TO ‘mysql-bin.010’;
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‘2008-12-19 21:00:00’;
如果你确定从服务器已经同步过了,跟主服务器一样了,那么可以直接 RESET MASTER 将这些文件删除。
今天是2015年2月6号。百度取消快照更新。也就是说,如果百度快照理论上将不再继续更新。
百度快照真的重要吗?按照站长们以往的思维逻辑,百度快照越新,网站被百度蜘蛛抓取的速度也就越快,比如你的网站快照每天更新,就说明蜘蛛天天来你网站爬取,相对的网站权重也更高,网站所发布的内容也更容易被百度收录,可以说是秒收了。当然,以上思维逻辑只是一部分站长的逻辑。真的是不是这样子呢?只有百度知道。而作为站长,最重要的不是关注这些,而是认真做好网站内容,给用户一个更好的体验!
谷歌PR取消了,百度快照也取消了,今后小站长们又该如何去衡量一个网站的好坏呢?应该也没剩下什么了,在这个百度权重可以刷、Alexa可以刷的年代里,对于新站长来说,有点难啊~
不要在意权重有多高,多多关心网站的含金量才是硬道理。网站有价值,自然而然有访问,有了访问,权重慢慢就会上去啦~
最近在做野人岛论坛的时候开启了bbs.wildhorde.com这个域名作为网站首页。然后有问题了。默认域名设置成bbs.wildhorde.com后,论坛就不能再设置成bbs.wildhorde.com。会提示:“配置中存在重复的域名”。不配置论坛域名的话,导航链接里就会出现论坛链接带forum.php。这可咋整。网上找了很多参考资料。最简单的做法如下。
找到\source\admincp\admincp_domain.php
将下面一段注释起来
if(!empty($domain) && in_array($domain, $_G['setting']['domain']['app'])) {
cpmsg('setting_domain_repeat_error', '', 'error');
}//配置中存在重复的域名
取消这个提示。
仔细的观察下wordpress的留言链接,你会发现会出现这样的结构http://a.com/a.html?replytocom=12#respond ,而这样的链接跟a.com/a.html是一个页面,如果收录的话会很不利,而且百度最新的cannio标签也说了 各位站长在设置Canonical标签前,仔细检查两个网页是否真的完全相同——一旦百度发现其中一个Canonical标签有问题,会不信任该站点的所有Canonical标签。 这样的抓取很容易导致网站被k,这里说下几种解决方法。
第一种方法应该就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robot方法了,利用robots.txt屏蔽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了
第二种方法就是跟带replytocom的链接加上nofollow属性,这样蜘蛛同样不会抓取,方法就是在当前使用主题的function中加入以下代码
第三种方法就是移除replytocom这样的链接
因为不是所有的搜索引擎都支持robots协议跟nofollow属性的,像360那种bug的存在我们上面的两种方法就没有作用了,我们可以使用第三种方法就是将replytocom替换为#comment-评论id,因为蜘蛛是不识别带有#号的链接的,这样也可以达到屏蔽的效果
最近在折腾Discuz野人部落论坛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现象。因为暂时不想开启群组功能,所以我在后台将群组功能关闭了。再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后台导航设置里面就不能再设置群组在主导航上面是否显示了。也就是说,后台-界面-导航设置里面找不到群组这个选项了。研究了一下,还是决定从数据库里去修改。用phpmyadmin登陆数据库→找到表pre_common_nav→将群组的available值设置成1即可。原来这个值变成-1就无法在后台的导航设置里面显示了。同理如果其他导航选项丢失,亦用这种办法。
云平台诊断工具有一条提示:
站点ID是您的站点在云平台的唯一标识,请勿和其他站点共用一套站点ID和站点通信KEY
可站长们在使用云平台的过程中很多人没注意到这个提示,为了建站方便直接把数据库copy给其他站点使用;或者一些站点有安全问题,其他站点非法得到了你站点的数据;然后第二个站点同步了站点信息,就导致原站点的云平台将无法使用,当你同步站点信息的时候,显示:
站点信息同步失败,原因:
Incorrect signature. (ERRCODE:104)
恢复原站点云平台使用的方法有三个:
一、你要联系另一位站长(copy你数据的那个站),
1、登录第二个站的数据库运行SQL语句
SELECT * FROM `pre_common_setting` WHERE `skey` in ('my_siteid', 'my_sitekey')
复制代码
找回后云平台的id和key,
2、登录你的站点,然后填到诊断工具的ID和KEY内,同步站点信息。
3、点一下更换key,这样copy你数据的站点将无法再使用你云平台的数据。
二、你要联系另一位站长,
1、先用他的域名指到指到你的服务器,然后进入站点后台->云平台->诊断工具下,点击手动修改站点ID/KEY,在弹层里将站点ID、KEY删掉,同时将云平台状态改为尚未开通云平台。
2、进入后台-》云平台下重新开通云平台,会有url重复注册的提示,按提示找回ID和KEY,同步站点信息。
3、找回后,再用你的域名登录站点后台同步站点信息。
4、点一下更换key,这样copy你数据的站点将无法再使用你云平台的数据。
三、 提供站点和QQ的验证信息,证明那个站、那个云平台绑定的QQ是你的,Discuz!官方帮你手动找回。
寻回ID和KEY表格.rar
表格中ftp信息可不填写,不填写者,请传根目录一个cloud.html文件,文件内容写:找回云平台id和key
在linux系统下或登录ssh可以批量修改文件权限
wwwroot目录下的所有目录的权限递归设置为755
cd wwwroot
find -type d -exec chmod 755 {} \;
或者是
find -type d|xargs chmod 755
同样,把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权限递归地改成644可以这样执行
find -not -type d -exec chmod 644 {} \;
或者是
find -not -type d|xargs chmod 644
在linux批量修改文件拥有者
需要使用到两个命令,chmod以及chown
例、对var/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执行相同的权限变更:
chmod -R 700 var/
-R参数是递归 处理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以及子文件夹
700是变更后的权限表示(只有所有者有读和写以及执行的权限)
var/ 是需要执行的目录
例、对var/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执行相同的所有者变更,使所有者修改为www用户组的www用户
chown -R www:www var/
-R 同上
www:www www用户组的www,用户组不必须
Copyright © 2023 野人部落实验室
Theme by Anders Noren — Up ↑